回顧與思考
——中誠信集團三十周年致敬分享會上的講話
毛振華
2022年10月8日
今天是中誠信三十周年的生日。三十年前的今天——1992年10月8日,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了隆重的創立儀式。自此,我們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舉辦活動來紀念公司的誕生,也通過這個活動來回味我們的初心,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校正我們前進的方向。
三十周年是公司的大慶,我們從兩年前就成立了慶典籌備組,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原計劃的方案是:公司全員聚會,共赴亞布力——這個我們自己的度假村——度過幾天快樂時光,大家一起回憶過去,謀劃未來;我們計劃在一個大合唱中迎來我們新的征程,讓歌聲響徹北國,也讓我們的思想放飛云天;我們也想過像公司紀念20周年那樣,回到創立公司儀式的釣魚臺,廣邀賓客舉杯同慶??上в捎谝咔楣芸?,各地出行受限,我們最終選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共慶中誠信三十年。這個特殊的活動方式,也為我們打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今天的活動同樣是隆重而熱烈的。
難忘初心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回憶中誠信30年創業歷程,公司經歷的一幕一幕浮現眼前,不禁讓我心潮澎湃。
公司誕生于鄧小平南巡講話談話、重啟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1992年。那一年,中國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措施,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下海創業,我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我堅信,在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已取得發展、并成長出優秀企業的行業,在中國也將會有存在的需要,一定能發展起來。經過認真思考,在我當時有限的認知中,我選擇創辦一家中國自己的證券評估機構。在公司開業時,《中國證券報》等媒體刊登了對我的訪談,報道題目就叫做“辦一家中國的穆迪公司”。
在當時,中國的民營企業還不發達,私人資本很少,我按照當時國家剛剛發布的《有限責任公司暫行條例》,設計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組織機構以及業務架構,游說投資者發起設立了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我擔任公司籌備組長和首任總經理,一年后又擔任了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成立期間,登報招聘并吸引了很多優秀的青年人。在當時,大家的工作主要靠國家分配,畢業生不會去往市場機構,中誠信首批30名正式員工全部來自于政府機關、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以干部和學者的身份“跳槽下?!眮淼焦?。在剛剛的頒獎環節,我們看到了4位仍在中誠信的公司元老,在創業之時,何敏華總來自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于宏英總來自北京市礦務局,李青總則來自航天部??梢哉f,是1992年那個意氣風發的時代讓我們有了創業的決心和勇氣,我們一起把青春交給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把命運交給了我們自己。
今天,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為中國貢獻了一個優秀的公司,也為我們自己打造了不一樣的絢麗多彩的人生!我們無愧于創業之初心,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
五點體會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朝一代名將岳飛在回憶自己轉戰南北建功立業后,感慨功名如同塵土一般微不足道。的確,我們中誠信經歷了30個春秋,取得了很多的成功,這些成就在歷史長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也有著自己三十年的持續思考與厚重積淀,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借此機會,我愿把自己的思考梳理為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戰略選擇是公司發展的基礎
選擇辦一個什么樣的公司,經營哪種主體產業,有何種主打產品,是公司發展戰略之基,也是任何一家公司存在的基礎。一個優秀的戰略選擇,是公司取得成功的關鍵前提。
30年前,在那個改革開放生機勃勃的時期,我們選擇了一個中國市場的開拓性事業——信用評級。同時,我們在創業初期也開拓了投資銀行等業務,獲得了中國第一張從業牌照??陀^地講,評級業務并非是我們從無到有的創新性貢獻,而是基于對當時發達國家市場經驗的學習模仿,并根植于中國土地開展的“有限”創新,這是對自身條件、市場環境與產品需求進行深思熟慮后形成的綜合考量,是一個契合中國市場的戰略方向。如今看來,這些戰略選擇最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是支撐公司成功發展至今的關鍵基礎。
市場在時刻發展變化,不會原地等待任何人按部就班地執行計劃。對于公司而言,除了堅持創業之初的戰略選擇外,更要學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完善調整戰略規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這也是中誠信三十年長青的制勝法寶。
(二)治理結構是公司發展的保證
公司若要取得長期穩定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套過硬的治理結構,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員工”的清晰決策機制和制衡機制,特別是在有監管的行業,要做合法合規的模范生。
在創業之初,市場上的機構都以國有企業為主,中誠信的股東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后來我們遇到了一個特殊的時期,商業銀行法頒布后,此前持有公司股權的商業銀行不能再做股東,此后我們的公司股權經歷了多番交易,前后共有50余家機構曾做過中誠信的股東。但在這種復雜的股權變更背景下,中誠信卻始終保持著平穩而快速的發展勢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按照高標準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
在1992年之前,中國的企業幾乎都還沒有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正是在1992年,《股份公司暫行條例》和《有限責任公司暫行條例》兩大條例出臺,中國企業發展有了新的規范和遵循。實際上,中誠信可以說是最早一批按照新的規范制度進行管理運行的公司,我們從一開始就走上了一個現代化規范化的道路,這為后續的長久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管理制度基礎。
在中誠信10周年之際,我們曾邀請兩位專家來到公司進行講演,一位是我的老師——著名經濟學家董輔礽先生,為我們分析市場改革與經濟形勢;另一位是我的師兄——著名企業家田源先生,為我們講述了“十年公司”應向“二十年公司”學習什么。在當時,經營20年的公司在中國鳳毛麟角,他們都有著成熟完善的管理框架,對于當時還相對單薄的中誠信而言,是值得認真學習的寶貴經驗。2002年,我們進一步完善了企業架構,實現集團分業管理,將公司更名為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新的公司結構下全面推動綜合信用業務。事實再次證明,只要有合理的治理結構作為保障,股權調整不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發展。
30年來,我們見證了很多輝煌的公司,他們取得了很多炫目的成績,但卻因為股權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結局,由股權糾紛而導致合伙人反目、家庭反目的例子比比皆是。對我而言,作為公司的創始人、管理者,后來又作為公司的大股東,保護公司在一個有效、科學、規范的治理結構下運行是尤為重要的,也是我為中誠信平穩發展所做的努力之一。
(三)從“順勢而為”到“順勢有為”
我的第三個體會是要做到順勢而為,有所作為,正確認識市場發展形勢,把握經濟周期,合理發力,做一個理性的奮斗者。
我們經??吹揭恍┤藢ⅰ绊槃荻鵀椤弊鳛槠髽I發展的經驗。從中誠信的發展經驗看,我們不僅要知道如何順勢而為,還要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做到“順勢有為”?!绊槃荨笔侵笇暧^大勢、市場環境、經濟周期有所認識和判斷,并對客觀規律和歷史潮流保持敬畏與遵循,避免逆勢而為;“有為”則是指在順應形勢的基礎上,不能滿足于被動發展,不放過任何機會,主動出擊,有所作為。
中誠信以信用評級為主業,讓我們對風險有著更清醒和謹慎的認識。我們看到很多取得成功的公司,將其上升時期的運營策略延續到了經濟下行期,最終功虧一簣,從高峰跌落。我在做宏觀經濟研究中,提出了“雙底線思維”,就是基于對風險與發展的理解。實際上,宏觀經濟研究一直是中誠信的傳統優勢和工作重點之一。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合理判斷,不僅是信用評級業務的重要基礎,也是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的決策基礎,讓我們能夠在經濟增長期踩油門加速發展,在經濟下行期踩剎車規避風險。
(四)勇于放棄,方得永生
我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曾做過一個演講分享,題目就叫做“勇于放棄,方得永生”。我們從中國市場經濟最早的時期開始起步,見證了中國經濟翻天覆地般的發展。作為一家在成長道路上的公司,我們絕不是發展最快的,也不是發展最好的,但我們能三十年長青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是一家堅持長期主義、堅守主業的長跑者,勇于為了堅守主業而放棄其他機遇的誘惑。
中誠信作為第一家全國性信用評級公司,在出生之時就帶著耀眼的光環。但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評級行業在公司成立的前10年間都發展緩慢,我們的業務遇到了瓶頸。因此,在公司運行的早期階段,為了確?,F金流,我們開展了投資銀行等業務,也做了證券、保險、房地產等很多領域的投資,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利潤收益。實際上,目前中誠信集團各分子公司的高管團隊中,很多人都是在公司做過投資銀行業務的??梢栽O想,如果中誠信在當時轉型至其他主業,是否會發展為規模更大、成就更高的公司?這是三十年來時常出現在我心底的艱難抉擇和靈魂拷問。
青年時期,我在國家機關工作,公務員的崗位性質決定了每個人的工作內容都有明確的范圍界限。當時,我非常羨慕那些大型跨國公司,他們能夠跨越行業、跨越國家、跨越文化、跨越法律制度來經營公司。在下海創業之際,我就為自己定下目標,立志創設出一家成功的跨國公司。但隨著我們不斷深化對自身和市場的認識,以及對風險和規范的理解,我們決定堅守主業,專注于信用評級業務。
堅守主業,意味著有取有舍。從事評級行業意味著必須要給自己劃清邊界,要舍棄的不僅僅是投行業務。過去,我們有條件、有能力獲得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的牌照,或者轉型為有影響力的房地產公司,也曾經擁有上市公司,但最終都選擇了放棄退出。隨著評級市場一步步擴大,中誠信能夠從事或投資的領域卻越來越少,如今只保留有滑雪場這個我們此前從未想過的產業。為什么可以經營滑雪場?因為目前同行沒有發過債,沒有我們的競爭對手。
坦率而言,做出這樣的抉擇對我們來說是痛苦的。但站在現在回望,我們的長期主義讓我們三十年的堅守得以開花結果,為股東、為自己、為市場做出了回報和貢獻。作為一個出生自帶光環的公司,我們30年堅守如斯,始終堅持創業初心,成為中國信用評級的開路者與領航者,讓我們今天能夠坦然而自豪地站在這里,這本身就是對市場的一個貢獻。
(五)將人才作為公司發展的根本
任何一家成功企業,都必然會在選人、用人、激勵人、成就人上下足功夫,將“以人為本”作為公司發展的關鍵。中誠信是一個提供智力服務的公司,各位員工是公司得以運轉的根本力量,公司也在盡其全力地培養人才,成就人才。
中誠信是一所讓人學習進步的學校。如今,金融行業很多從業者的第一站都是中誠信,我們已經為金融各個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作為一家優秀的公司,當然會給員工提供優秀的培養和成長空間,自然也能為員工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因此,我總是抱著寬容和欣慰的心態看待員工去往其他地方發展,雖然時有遺憾,但我對他們送去衷心祝福,也希望中誠信教給員工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能讓各位中誠信同學在各個崗位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誠信是一支讓人共同戰斗的軍隊。軍隊首先要講紀律,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任務,以團隊的力量來建功立業、開拓疆土、戍守邊疆。員工加入到中國誠信,也好比加入了軍隊,一刀一槍,一招一式,都要有軍人的氣勢和規范,更要有團隊精神和紀律規范。作為中誠信的一員,必須要做到依靠團隊,常懷團隊觀和大局觀,切實以事業為重,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大度容人容事。
中誠信是一個讓人友愛互助的家庭。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匯聚在北京、上海、武漢這些中心城市,凝聚成了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在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中誠信都傾盡所能為各位家人提供一種家庭般的溫暖,讓大家能夠在溫馨的氛圍中與各位同事一起收獲事業成功和親情友情。
我曾經在集團工作會上問過大家這樣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家庭的支柱?”,在場的多數人都舉了手。中誠信承載了眾多家庭的夢想,我們也希望讓公司這個大家庭與員工的眾多小家庭一起奮斗,共同前行。我在以前的機關工作中,領導對下屬的關心是涵蓋家庭和個人問題的。在中誠信,我也希望能對員工做到更全面的關懷。實際上,我們不僅在業務上培養新員工成長,教會他們該如何去堅守準則、拼搏奮斗、獲取成就,更要教會員工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把握未來。在2018年,我判斷未來經濟會處于下行期,要做好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準備,并一直在將這種觀點傳遞給每個員工,幫助他們面對環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
而今邁步從頭越
我曾經無數次想象過,在中誠信三十周年之際,我們會是一個何等輝煌的公司,舉辦一場何等風光熱烈的慶典,我會發表一場何等激情而睿智的講話。而今天,三十年悄然而至,其實也只是北京一個平常的秋日。在這里,我們回憶我們的夢想,回味我們的初心,知道我們的不易,也明白我們的渺小。
三十而立,而今邁步從頭越?!澳乳e,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边@是岳飛的感慨與自我激勵。對中誠信而言,30歲的我們風華正茂,經過風云激蕩三十年,我們回首依舊是少年!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考,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將為我們指明未來的方向。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已經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但未來還需要克服更多嚴峻挑戰,才能走向遠方,打造中誠信百年老店。秉承中誠信三十年拼搏建立的基業和精神積淀,我們堅定理想,堅守主業,堅持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會不斷取得新的成績,迎來下一個輝煌的三十年。
最后,借一首清代名家鄭板橋的詩-《竹石》,與大家共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是的,我們每一個中誠信人,都會永遠像詩中描寫的立根破巖的竹子,堅韌不拔屹立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這就是我們奉獻給世界和未來的一幅壯麗畫卷。
------
毛振華
中誠信集團董事長、創始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武漢大學董輔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
毛振華在宏觀經濟、資本市場和信用評級理論方面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出版了《雙底線思維——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和探索》《企業擴張與融資》《十年宏觀,十年政策,十年理論》《資本化企業制度論》《信用評級——前沿理論與實踐》等專著,并發起和主持了多次相關的國際研討會。作為“健康經濟學”的學術帶頭人,他主持編寫了全國首部《健康經濟學》教科書,是全國首批健康經濟學碩士、博士生導師。他曾受聘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目前他還擔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論壇理事、全國楚商聯合會監事長、國家大數據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互聯網+”行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重要社會職位。
信用評級
010-66428855醫保服務
010-66428855服務認證
130 7115 7538會展培訓
010-66428855社會信用大數據
157 1003 5933